2)第280章 种地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都是个人弄参地。

  到时候许世彦想办法跟黄胜利他们合伙批一块儿参地,全都雇盲流子干活,周日他上去看一看就行。

  至于那点儿地,老爷子爱种就种吧,少种点儿权当是运动了。

  不然这岁数大的人忙活一辈子了,冷不丁让他闲下来,确实难受。

  夫妻俩一唱一和,老两口还得顾全着孙子孙女,最终没办法,只能投降。

  “那行吧,就照着老三说的来,咱自家留点儿好地,般般样样的种点儿自己爱吃的。

  其他的我问问,谁家想种就种。”犟老头终于不犟,点头同意了。

  许世彦跟媳妇对视一眼,忍不住偷笑,总算说通了。

  于是,许成厚放出话,自家的地种不过来,谁家乐意种,秋天给点儿粮食就行。

  还别说,好几家都过来问,最后给了跟许家关系还不错的一户姓付的。

  双方约定,一共五亩半地,秋天给许家四十斤黄豆,二百斤苞米。

  这年月粮食产量不高,要太多了不行,人家负担不起就不种了。

  剩余那一亩半好地,连同两家的自留地,都留给许成厚种。

  许成厚早就琢磨好了,要种点儿糜子、谷子、帚用高粱、小豆、黄豆、粘苞米。

  就像他说的,般般样样都种点儿,留着自家吃。

  自家有牲口、犁杖,不用求人,早晨四点来钟,许世彦跟老爹一起套上犁杖趟地。

  两个早上的工夫,地趟完。

  再赶上周日,连同苏安瑛一起,几个人一头午,就把地给种上了。

  种完地,家里没啥心思了,养殖场那头的花棚,也该开始动工。

  花棚就按照蔬菜大棚的样式盖,单面坡,但是这年月还没有大棚膜,所以只能用玻璃窗。

  许世彦找了林建的人过来,跟人家说明白自己要什么样的花棚,设计图画出来,材料备好。

  剩下就是许世安和苏安瑛过来看着,许世彦没时间。

  一参场要进行老参地栽培天麻实验,就得有天麻栽子。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一参场就在林区各村屯和林场打广告,收鲜天麻。

  有经验的跑山人,不用等天麻出苗,带着一把铁锹进山,赶上运气好,一天也能挖十斤八斤的。

  这几年,干天麻价钱长得倒是挺快。

  关键是南方有些养蜂的人过来,他们就爱天麻,常常是花高价购买。

  由此一来,天麻的价格就涨上来了,如今一斤干货得七八块钱左右。

  参场收新鲜天麻,一斤两块钱,不管出苗不出苗,也不管大小,连小的米麻都要。

  这个价格,很多人都觉得划算。

  挖出来不用清洗不用煮了晒干,直接送去收购点儿,按斤过秤就给钱,这多好啊?

  所以很多人挖了天麻就往收购点送,参场这边派人,两天各处溜达一趟往回运。

  运回来的天麻,就全都归许世彦安排,送到槽子河参场,去年起了棒槌的老参地里。

  将提前混着蜜环菌发酵好的菌棒摆在参土里,中间摆上分等的天麻,然后上面覆土,盖上树枝树叶,尤其是柞树叶子。

  老参地都是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土壤透气性好,而且栽过棒槌的参土菌群丰富,有利于蜜环菌的生长。

  天然环境下,老参地经过多年发展,也很容易生天麻。

  所以老参地栽天麻,本身就很有优势,只是初期投入大一点。

  等着明年留出来种子,再培育出小菇萌发菌配合蜜环菌,接下来就可以实现循环,大面积栽培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