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该做下人生规划了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间茅草屋早就变了模样。

  地面用整齐的用红砖铺着地面,还用水泥灌了缝。

  堂中摆上了桌椅,房间的木板床也换成了席梦思。

  上面铺着的都是锦缎被子,陈伯差点儿被吓死。

  大乾国律令,丝绸必须为士人才能用。

  好说歹说陈伯才放下心来。

  不过他自己坚决不用。

  生怕招来祸端。

  找到张有水,帮着在旁边搭建了一个茅屋。

  里面摆上了李成向神仙购买的货物。

  布匹、鞋袜、瓷器、铁锅、菜刀等琳琅满目。

  这些物品村民可以自由交换。

  大家捕鱼的劲头更大了!

  每家都是忙活在海上,不停地将鱼送到这边。

  然后再由李成将其卖给神仙。

  陈雨来那边更是兴奋又恐惧。

  真的没想到对方会有如此多的商品提供。

  而且都是非常高等级的野生海鲜,他们店消化能力竟然不够了,开始向从前一些合作酒店输送,许多酒店也推出了野生海鲜餐。

  和老魏商量之后,陈雨来暂缓了分店计划。

  直接用这段时间赚的钱开了个商贸公司。

  专门经营野生海鲜,生意出奇的火爆。

  虽然利润不如餐饮,但胜在量大。

  是以比原来做餐饮还要挣钱。

  又是独家的生意,每天采购者络绎不绝。

  平日高高在上的人,如今也需要陪着笑脸。

  看到每天的现金流,他知道梦想越来越近了。

  如此一个月,李成负手而立望着大海,一身大乾县令袍服。

  张三郎在后面划着船,张青在旁边帮手。

  他们今天要去的是渔翁岛。

  尊敬的望着船头的李成。

  这一个月来,渔山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原来能吃上饭就是好事。

  如今有衣穿、有肉吃、有余钱,就是花不出去。

  很多家里都会去陈伯的杂货店买精盐吃。

  往日是从不敢想象的!

  这一切都是大人给的,是大人带着他们挣出来的。

  原来县令大人来的时候,大家畏惧且疏远。

  如今都喜欢和县令大人攀谈几句。

  尊敬都是发自内心的、溢于言表的。

  如今张青身上穿着干净整齐的棉袍,头上扎的是书生髻,能够跟在大人身边学习,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次到渔翁岛,大人是去看望那里的乡民。

  船上拉的都是大米精粮,张青吃过特别好吃。

  还有一些铁锅、瓷器、布匹......

  会将这些东西送给那里的乡民们。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统计那边的孩子数量。

  大人打算在渔山岛开办一所官学。

  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免费进学。

  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渔山岛上都疯了。

  无数有孩子的家庭,都带着孩子过去跪谢。

  主动地放下活计去修建学堂。

  那是渔山岛第一座砖木建筑。

  如今差不多快要完工了。

  想到以后可以在里面读书,张青就忍不住激动万分。

  看向李成的眼神更加热切了。

  李成看着远处的海岛,就像散落的在海中的明珠一般。

  心情也是舒畅万分,自己的地盘可真美啊!

  一个多月来,他不停地调整心态。

  已经算是初步融入这个时代。

  依靠“无忧交易平台”做了不少的事情。

  其中最让他自豪的,就是帮助渔山岛的乡民脱贫。

  虽然不能跟二十一世纪比,但起码吃穿顾上了。

  也算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吧。

  下一步,就是让所有渔山县子民过上好日子。

  渔山17座岛屿,有6座生活着渔民。

  距离渔山岛比较近的,有北屿、南屿、白沙三个岛。

  如今都跟渔山岛差不多,已经初步突破温饱线。

  昨日也去了大成岛,送去了不少慰问品。

  跟大成岛王家村的村正商议。

  将所有人迁移到渔山岛去。

  估计今天张大郎等,就会帮着大成岛搬迁。

  大成岛没有水源,只有十几户人家。

  生活在岛上有些太过艰苦了。

  将他们迁移到渔山也方便统一管理。

  今日要去的渔翁岛,则是渔山下辖17岛中最东端的岛屿。

  上面有二十三户渔民组成的一个村子。

  村子名字就叫渔翁村。

  因为距离渔山有五十多里的海路。

  跟渔山那边交流比较少。

  加上海路危险比较大。

  李成今日才得以过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