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四章 建设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民生方面,大力鼓励耕作,尤其是三季稻在岭南东路和南海路的推广,刻不容缓,要持续推进。优良稻种已经交于农业部,暂时全部实施机械化可能还有点难,但是新型的农具和牲畜,工业部和商贸部要积极配合,给老百姓做好配套服务!”

  “臣定当全力以赴做好!”

  谷/span农业部主事当即躬身应下。

  “第二,工业部与商贸部,也要大力扶持和鼓励老百姓开展特色经济的开展。养蚕种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传统,这点要积极鼓励,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开发成桑田,实行完全免税。生蚕丝由工业部进行加工生产,商贸部积极推动丝绸的销售。另外制瓷、烧陶、纺织等也要积极鼓励,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富。”

  “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

  “第三,交通运输、国之大计!江南水网密布,要合理规划和利用,以渠道相连接,将全国的水陆给打通,作为运输的主力,海运方面商贸部也要重视开通航线。然后陆路方面,老崔,你也要尽快的完成对现有疆域的勘测,铁路、公路方面的建设后期要提上日程,这将是我们的命脉。还有就是机场的规划也要纳入,制空权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强力手段。”

  “放心吧老板,江南东路这边已经开始勘测,相信很快就能出来规划!”

  大胡子的布鲁斯,现在叫做崔明圭直接大声回应道。

  “好!第四,制造业要发展,沿岸地区大小船舶制造要积极鼓励,将优秀的工匠纳入到工业部之中,元岛那边也会再次调集大批工匠过来,协助大夏制造业的开展。”

  工业部主官也是赶忙应是。

  李成说是从元岛调集,其实没有那么麻烦。

  元岛那边好不容易才走上正轨,也不能太多的从那边抽调。

  他打算再次从两宋和元明时期调集工匠,然后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调集工业制造人才,对如今的大夏工业进行补充。

  该花的钱还是不能省,尤其是人才更是如此。

  此时的大夏人才缺口巨大,上到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建设等高端人才,下到普通的工匠,如今都是非常需要的。

  “第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重视教育建设,尤其是兴建官学,让老百姓都能付得起书。另外还要注意老师的培养,教育部要将有功名的那些人,无论是秀才、举人亦或者是进士,都发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教育事业之中,就算致仕的那些人也可以发挥余热的嘛!”

  “第六,国家金融体系,抓紧推动银行建设,这将是未来我们最重要的武器……”

  林林总总,李成列出来十多条,大多集中在政务院方面。

  安排好相应地事务之后,他就坐在养心殿开始计算。

  然后利用交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