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九章 入金陵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是绝对没有问题。

  李成本来想去原主的老家望江看一看。

  但是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只能在润州这边乘船。

  沿着大江西进直抵金陵,自然也就没办法再拐弯了。

  现在的江面,可以说是大夏的内河航道。

  在船上望过去,到处都是挂着大夏旗帜的商船。

  这些商船有的隶属于两大商号,更多还是大夏百姓自己的商船。

  在发展农业和工业的同时,李成也没忘记商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是以国内一直在鼓励商贸发展,这些都是百姓自发组建的商队。

  家族式的有,个人的也有,几人合伙的更加的多。

  这些百姓从临安和江南路各地运输货物。

  然后将其运到江北的几个州。

  再从江北运到中原的那些割据势力中,回来时候再拉上换购来的当地商品。

  一来一回都不会空着船,却能赚取几倍的利润。

  还有很多打开的是唐国的市场,将货物运到唐国的沿江州县。

  然后再将当地的生蚕丝、茶叶等拉回来,也是生意非常的好。

  很多的市场,其实两大商号没时间或者没来得及拓展。

  就已经被大夏的民间商队拓展出来了。

  大大增加了商品交易的兴盛。

  新正三年,大夏的进出口税收占到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一。

  加上个工业收入和手工业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一半还多。

  简直惊呆了那些政务院的大佬,再也不提限制商业的事情了。

  农业重要,是因为人都要吃饱饭才行。

  但是商业能来钱。

  谁还去反对干什么?

  现在大夏根本就不缺粮食。

  江南路和东海北路这边不说。

  岭南的粮食也有了结余。

  再说还有元岛和北四岛、婆罗洲、吕宋等海外领地。

  大夏的粮食简直爆棚,李成都打算往地球返销一批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没有去做,中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粮食。

  但是商业政策却彻底开放了,允许民间自建商队开拓。

  不仅限于陆地的市场,就算有本事出海也是可以的。

  只是出海的风险比较大,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

  是以主要的贸易伙伴,还是集中在唐国、荆国、武国、大梁的割据势力中。

  周国倒也不是不能过去,但是行程实在有点远,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再说也有北四岛转运过去的北方商贸负责拓展周国市场。

  这些民间商号默契的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毕竟周国市场还没那么安稳。

  金陵距离润州很近。

  只用了半日就到达下关码头。

  这里如今是大夏与唐国的贸易商港。

  不仅大夏的商队会在这里停靠,唐国的商队也有很多。

  这些商队大唐世家暗中组建的,为的就是与夏国进行贸易。

  是以这座港口如今非常的发达,一座小镇几乎都要与金陵城连起来了。

  无数的货物在这里卸下,也有无数的货物从这里发出。

  李成跟随耶律楚材下了船。

  放眼都是忙碌的场景。

  “两位总理,有失远迎!”

  柳慕贤笑着迎了上来。

  “老柳,你可也挂着副总理衔儿的!”

  顾维钧跟柳慕贤调侃道。

  柳慕贤如今是大夏驻金陵总领事,当然这个职务是对外的。

  本职是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副大臣,也算是位高权重。

  负责大夏对外事务和陆上商贸事务的管理和拓展。

  这是李成最早的班底,能力有足够,怎么会不受重用?

  “顾总说笑了,我必须在您和诸位总理的领导下工作!”

  “别说那些没用的屁话了,看看这是谁?”

  耶律楚材没好气的说了一声,将李成给让了出来。

  “老柳,好久不见啊!”

  “卧槽,你们俩疯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