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四章 武国乱局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愣了好半天。

  后由衷佩服武烈的当机立断。

  如今的江北对武国确实没什么作用,反而还是个拖累。

  退到淮水一带,对于武国来说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如此就算完了吗?

  李成肯定是不乐意的!

  只不过军事行动暂停罢了。

  将战线推到泗水对峙也挺好的,这么大地盘不占白不占。。

  下面将继续经济方面的打击。

  他还就不信基本掏干的武国,还能有翻身之力不成?

  武国东部沿海重镇的海州,老百姓正在秘密的登船。

  这段时间夏国断掉了与武国的贸易,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海州地处海边,多山少地。

  就算有地也是产粮极少的盐碱地,全靠下海捕鱼才能维持生计。

  如今海上都是夏国的船队。

  鱼也没法打了。

  种地养不活。

  还能怎么办?

  好在夏国那边说了,只要肯跟着夏国走,每个人都能分一百亩地,全都是上好的良田,种出的粮食三年免税,不走还等着在这里饿死不成?

  海州的商人早就开始了撤离,不走连买东西都买不到。

  再说人家夏国也说了,到了夏国的地盘,他们手中的大夏币还可以继续用。

  官家还给配备耕牛、工具、粮种,只要走就绝对不用愁活不了。

  有了人带头。

  自然剩下的就好办了。

  几乎每日海州的沿海地带,都有夏国船在那里等着。

  清点了人数、登记好,就发放一顿饱饭,然后坐船开始南下。

  海州知州自然是知道的,但是没有任何阻止的办法。

  不让夏国将人拉走,说不定老百姓就得造反。

  如今国内无钱无粮,还能让大家都饿死不成?

  自古官难做,尤其是地方官最难做。

  要钱没多少钱。

  要政策没啥政策。

  上头都没办法。

  他还能有啥办法?

  若不是根基就在海州这边,他都想跟着夏国走。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密州、来州、磴州等地。

  只要是大夏的舰队能覆盖到的地方都在运人。

  这些人有的南下到岭南,有的到南洋诸岛。

  有的则是向东到新开发出来的北四岛,还有的被拉到更远的北方去耕种。

  那里虽然寒冷了些,但也不担心会饿肚子。

  沂州、许州等地,也有很多的大夏暗线。

  鼓动当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向东海迁移。

  就在轰轰烈烈的大迁移进行之时,新宋也忍不住出手了。

  赵元义从宋城起兵。

  一路越过旸山攻打许州。

  新宋这一动手,彻底将武烈给气坏了。

  小小的宋国,不收拾你还给你脸了是吧?

  当初要不是战线拉得太长,哪有新宋的活路。

  如今看到武国情况危急,就开始趁火打劫。

  难道打不过大夏,还打不过你小小新宋吗?

  在江北受了气的武烈,将全部的怒火都发泄到新宋身上。

  亲自赶赴许州,带着新铸造的子母炮就与新宋打了起来。

  刚开始还有些势均力敌,后来武国越战越勇。

  宋国几乎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只能派人到大夏救助。

  就算不派人,给支援点新式火炮也是好的。

  不过这次夏国没有答应,他们想要的是和平解决武国。

  现在宋国横插一杠子,已经让大夏很不乐意了。

  还支援你们,想屁吃呢?

  宋武两国打的火热。

  武烈将战线推回旸山以西。

  眼看就能一马平川的攻入宋都,但没想到自己的大后方再次失火,这次是郓州。

  郓州作为战略要地,老百姓已经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在当地一名小官的带领下揭竿而起造了反。

  依托大野泽为根据地,发兵攻打龙城府。

  然后济州刘三癞子响应,占领了济州城,兖州奉符附近的泰山贼也举起义旗。

  整个武国北部乱成了一片。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