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〇五章 民族意识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部赚回来。

  而且最让人兴奋的是,这里的铜矿品质高、储量大,完全不担心三五年被采完。

  除了铜矿之外,这片看似贫瘠的高原山地中,还有铁矿、金矿、铝矿等矿脉。

  要知道大夏如今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需要大量的矿物支撑。

  尤其是钢铁,需求量都是每年几倍的往上翻,用于社会基础建设和机械制造。

  如果个人商号的话,哪怕只是个储藏几万吨的小铁矿,都能让他们无忧的过一生。

  大夏的商人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反正这片地区有国家给的政策,还有几十万大军作为依靠,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撸起袖子干就是!大量的资金就投入到这里来做矿物开采,以及金属矿物的冶炼,一座座相关的工厂拔地而起,速度快的让总理院都瞠目结舌。

  总理院这帮子大佬,知道大夏十几年的发展,民间还会比较富裕的,只是从来没想到民间会这么富裕,而且老百姓的眼界也会这么的广阔。

  谷盔/span在家种着几亩地,平时就像老农一样,听说海外的南昆仑有矿场可以投资,几家一合计,拿出数百万的资金,雇佣几个勘探规划设计院刚毕业的学生就买船过来了,找到地方就买下来开矿。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民间投入的资本如同大海一样席卷了南昆仑。

  矿场开好,雇佣专门的大学生做管理,然后雇佣一批劳工去开矿。

  人家又优哉游哉的回到中原,继续种自己那几亩地。

  没事的在农田中闲聊天,第一句话就是你有几个矿?

  当初李成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在养心殿愣了半天。

  然后狂笑声几乎三天都没有停下来。

  终于是让他盼到这一天了。

  民族的意识也终于觉醒了。

  二十多年,他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生怕自己这半瓶子水的水平,将国家民族推到不可预知的未来中。

  如今他不怕了,他的老百姓依旧可爱,但开拓意识已经完全成型。

  这样发展下去,相信他期望的华夏民族,终究会屹立于这个时空。

  成为打不倒、捶不烂的铜豌豆,继而筑成高耸不朽的丰碑。

  李成在南昆仑参观了这边的矿场、冶炼厂、港口。

  甚至亲自去了南部地区,转了转新建的种植园。

  北部的山地高原以采矿、冶炼和制造业为主。

  南部地区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自然要发展种植。

  在农业科学院的规划下,中原的百姓在这边投资了很多种植园。

  种植林木、果树、粮食、甘蔗等经济作物,发展的也是特别不错。

  当地的百姓被大量的吸纳进入种植园工作,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大夏的生活保障。

  如果几年后,学会了种植技术,和一些手工艺的技术,可以到大夏银行申请贷款,自己翻身做农场主,或者开个小工坊,参与到市场大潮中,过上幸福的生活。

  国家的基础建设更是不遗余力,开办了大量的基础教育学校。

  当地的孩子都能免费到学校中读书,未来也会成为大夏发展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中原人,还是南昆仑本地人,都是衣冠楚楚,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大好子民。

  昆仑地区和南昆仑的发展如出一辙,但比较起来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速度也更加的快。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