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皇帝的局,洪承畴的角色(第二…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洪承畴自己都觉得自己实在太牛了,他私下骄傲地说:换做是御林卫,也未必做得到。

  他这话虽然有几分狂,可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拱圣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震撼住了所有人。

  就因为这件事,后来洪承畴的这些案例还被纳入到了军事学院的教材里。

  并且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学生们甚至分出了好几派。

  有人说是野战能力天雄军最强,有人则说是御林卫的铁浮屠,还有人表示是拱圣军的步人甲。

  总之,大家争论不休。

  但这一战也的确证明了拱圣军实力之强。

  可战争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谁的战斗力强,谁就胜这么简单。

  打下仪真城后,正是踌躇满志向西南眺望大明南京金陵城的时候,探子汇报了一件事,让洪承畴突然之间感到了局势的复杂性。

  什么事?

  仪真城在被攻克下来后的第三天,按理说,拱圣军之威势所向披靡,叛军闻风丧胆,南京城现在应该已经是人心惶惶。

  但并没有。

  不但没有,此时此刻的江都县竟然重新被叛军占领。

  也就是说,原本溃散的叛军,被人重新集结,卷土重来!

  在徐州、淮安,洪承畴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进入扬州府后,却遇到了这种情况。

  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叛军的凝聚力增强了!

  洪承畴以为自己在那里大开杀戒后,会威慑住所有人。

  但现在表明,至少江都县并没有被威慑住,他前脚离开江都县,后脚就有人将溃败的叛军重新凝聚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相当于一支孤军,深入到了敌人的腹地了,变得前后左右都是敌人。

  在正统的历史上,崇祯二年年底,发生了一件影响大明气运的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皇太极的一次军事冒险,因为宣府和蓟镇外的喀喇沁部背叛明朝,导向建奴,从而喜峰口的防线打开,皇太极长驱直入。

  自这件事后,大明君臣离心离德,江河日下。

  这件事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

  什么呢?

  这是皇太极的一次军事冒险,己巳之变抢劫完顺天府后,皇太极就立刻北撤。

  并且此后,皇太极定下了对明的战略。

  什么战略?

  疲明!

  即使明朝疲惫。

  为什么会定下这种战略?

  历史上的八旗几乎将明军摁在地上摩擦,为什么不攻克后直接停在关内守住城池?

  就是因为关内全部都是汉人,皇太极连自己的一丁点根基都没有,进来了守城?

  这是找死!

  同样的,洪承畴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这样。

  拱圣军很能打,叛军在拱圣军面前不堪一击。

  但是,现在的局面,却对洪承畴越来越不利了。

  因为洪承畴也发现了,他在南直隶一点点根基都没有。

  而接下来,因为他的高举高打,会有越来越多叛军向他逼近。

  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说,拱圣军不怕。

  几乎每一场战争都可以压着对方打,可是粮食会吃完。

  粮食吃完了就得去找老百姓征收,征收多了,就会竖立更多敌人。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洪承畴现在面临的敌人,已经不是勋贵和官员了,而是南直隶的老百姓。

  老百姓是无穷无尽的,你用刀子怎么杀得完呢?

  要不然历史上的崇祯怎么会被李自成给干掉?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朝中的大臣弹劾洪承畴,绝对是正确的。

  但为什么崇祯还要强力支持洪承畴?

  难道皇帝的脑子真的被门夹了?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