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意欲和光同尘的高大炮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连伟听了陆工的话,才知道有这个东西,不由得自语道:“难怪振东说我们也不见得用不上。”

  陆工笑道:“看来高主任对于这个的应用是非常熟悉了,用词很精准啊。不见得用不上的意思,大概是指现在用不上,不过日后技术发展了就能用了。”

  这下林连伟就不懂了:“难道现在就不能用上吗?比如用在我们现在这个弹上面,提升弹的机动性不好吗?”

  陆工笑了:“还真不行,光是燃气舵能提高机动性并没有什么用的,其他子系统配合不上,那这个高机动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响尾蛇之所以直到AIM-9X才用上燃气舵,并且对导弹姿态控制方式进行大改,也是因为这個原因,燃气舵本身还好,可是要发挥燃气舵的能力,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早期红外导引头那可怜的视场角和性能,导致推力矢量控制方式带来的高机动性并没有什么暖用,反而增加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技术难度。

  导引头看都看不见,那就暂时不要考虑追不追得上的问题了。

  而且陆工说暂时用不上的原因在于,这个弹已经接近定型了,这个时候贸然大幅修改既定的技战术性能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任何子系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子系统的修改,很难仅仅将修改范围仅仅限制在本系统之内,而是会影响到很多东西。

  以当前正在仿制的型号为例,如果鸭翼转向+陀螺舵稳定的方案改为燃气舵,那要改动的东西就多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弹体的滚转状态下的控制问题,因为没有陀螺舵了,弹体的滚转控制没有了。

  第二个要解决的,是导引系统的控制核心部件和控制方式都要改变,原有的核心部件和方式算法都已经不适用了。

  第三个,从导引系统到尾部燃气舵的接线问题,要知道原方案,从制导系统到弹尾,是没有任何接线的,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上面这几点,可以说是搞了半个新弹,比推倒重来强点儿但有限。

  总之就是,得不偿失,甚至能不能有所得,都还在两可之间。

  这和高振东要求4DL装甲车把7.62mm小水管换成12.7mm机枪,并加装射手塔不一样,这些改动对4DL的现有设计并没有什么影响。

  做应用科研,贪心是一大忌,定下了目标和规划,不是不能改,但是想要改动,必须非常慎重,严格论证,不能随心所欲。

  看见什么好东西都想往上堆,逐渐脱离最初目标的话,最后会造成项目久拖不决,技术风险难以掌控,项目目标混乱,成本难以控制等等问题。

  林连伟听了陆工的解释,点头道:“陆工,还是你和振东想得长远、科学和全面,我要学的还很多啊。”

  这个马屁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