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2_旺夫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这么大差距让她怎么接受?

  李氏原先看不上卫成,觉得他读书就是糟蹋钱,还不如趁早拉倒回来种地。现在,不知不觉的她的想法和当初的吴婆子一模一样了,都认定地里刨食没大用只能糊口,要考功名才能带家里享福。

  李氏指望虎娃像卫成一样能读书,结果虎娃这孩子是听话,偏偏学东西慢。他和长房的毛蛋一起进的村学,毛蛋总是气得大嫂跳脚,可就是比虎娃会读。

  眼看虎娃指望不上,李氏抓紧又生了一个,这个小名叫登科,和宣宝差不多大。

  她如今一门心思都放在登科身上,把人养得很好,好得都不像农村娃。就指望登科长大之后也能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上去,跟他三叔一样在京城当大官。

  李氏觉得老三肯定是记仇的,她又不是没奉承过姜蜜,啥也没换回来,爹娘上京之前给分家当她还吃亏。

  三房靠不上,男人就那么大本事,虎娃也不争气,只能指望登科这孩子,这孩子可一定得有出息。

  因为卫成当官,他老家的乡亲们对读书认字一下就重视起来,有条件的人家全把孩子送去开蒙去了。这其中的确有能读的,十年二十年之后考上秀才举人。凡事有利总有弊,像虎娃,从小就听话,因为不聪明基本已经被放弃了。

  早几年李氏总得意自家孩子听话,觉得大房的毛蛋烦人。现在她想法改了,宁可要个烦人的聪明孩子也不想一生一个笨蛋。

  得亏吴婆子已经上京,没看到这一幕。

  否则真能气乐了。

  原先你觉得老婆子偏心对你不起,你却比老婆子还过分多了。

  郭进士把信送到的时候是九月头上,这个时候京城那头已经在准备张罗一桌自家高兴一下。卫成亲笔给他爹娘写了祝词,姜蜜准备抱着宣宝带着砚台给二老好生祝个寿。

  宣宝跟他大哥砚台一样,是生在四月间的,他现在四个多月大,还在吃奶。上次生了砚台之后姜蜜又是跑府城又是跑京城,两次同儿子分开,没让他吃到多久的母乳,还错过他很多的成长阶段。

  他学坐学翻身姜蜜都没见着,后来学走学说话也都错过了。

  之前的遗憾让姜蜜对宣宝越发上心,奶是自己在喂,平常自己带着,教他翻身教他坐,同他说话。姜蜜锻炼宣宝的时候砚台也趴在旁边看,他看得贼着急。

  姜蜜逗宣宝抬头,宣宝经常不动,旁边的砚台听着指令把头都抬到天上去了,等他收回来就发现弟弟睁着双眼瞅着自己,要不是那眼神实在天真,砚台都当他是在看猴戏。

  学翻身也是。

  听吴婆子说,砚台可能从小仰着躺惯了,他喜欢四脚朝天的乌龟姿势。吴婆子把他拨过去让他趴着,你一扭头他啪叽翻回来了。再把他拨过去,他又给你翻回来。

  宣宝不这样,你让他做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