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1章 长安行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函谷关严格许多。

  韦端出示太常卿印绶,楚使则出示国书。自函谷关护送而来的周骑,自此而归。楚国使臣团,除重要几名人员外,悉数留于关外,不得过关。

  进入关城内,楚使才窥得其中丝毫。

  箭塔楼阁沟壑。

  数之不尽!

  甚至,在关内,楚使也见到了潼关官衙,一座内城。

  潼关不大,却是五脏六全。

  楚使并非无知之人,对于周军擅长深沟高垒,多有了解。现在这座潼关,无疑就是周国深沟高垒的巅峰之作了。

  此关,应该能容纳近万守军。很难想象,这得拿多少人命去填,才能踏平雄关。

  唉~不可能了。

  潼关之南,又有潼关城,必然屯兵屯粮。

  粮草充足,兵力不绝,甲械齐备。

  好一座雄关啊!

  不比函谷,函谷关扼守北崤函道,地势险要。大军完全不必要攻函谷,大可走常走的崤函南道,杀进弘农。但潼关不一样,彻底堵死了从弘农进入长安的通道。而崤函南道虽然可以继续向西,但会进入武关道。

  想要再攻入长安,看来只能经由河东进入左冯诩,而后渡渭水。

  只是,如此一来,潼关的周军却可以随时进攻河东,断绝粮道。

  出了潼关整整两日,楚使才从那震撼人心的阴影中走出。

  过郑县经新丰出霸陵至长安。

  雄阔的长安城,依旧是那座关西重镇,大汉旧都。

  不过,长安的繁华,却是再也无法重现。一次次的羌族叛乱,将整个关中扰的七十余载不得安宁。

  天下大乱十年,又经戊辰大水,鲜卑之乱。

  能有现在的模样,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只有三十万多万口的长安,当然比不上楚国国都洛阳。要晓得袁术拿下洛阳后,一口气从豫州各地,迁了五十万口,填塞河洛。再加上后续洛阳稳定下来,逐渐定居于此,或是逃难百姓的回归,让河洛一带的人口大幅度增长。

  目前,绝对还是天下第一大城。

  七十万口。

  楚国政治中心,豫兖青徐荆冀并七州商贸中心。

  第二城则是冀州邺城,五十万口,大河以北的唯一重镇。

  其下是益州成都,荆州江陵,而后才轮到了长安城。

  放到光武时期,即便是惨遭绿林军赤眉军的祸乱,光武皇帝迁都洛阳。但天下仍有人相信,大汉长安依然可以恢复往日辉煌。

  东汉前期,朝廷还没有放弃长安的恢复工程,也没放弃迁民填关中。

  中期,更是一度成为北击匈奴的后方基地。

  但可惜,任谁也没有想到,以前只是疥癣之疾的羌人,却成为了心腹大患,更为了关中的破坏者。

  从那以后,关中日渐残破。

  直至今日,才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楚使,历经一十六日,来到了长安城,也在第一时间见到了周国君臣。

  国书,随即递交。

  看着那嚣张的话语,高诚摇着头笑了笑,没有说话。

  朝会一散,周大鸿胪卿杜翕,再度与楚使会谈,给予了楚使答案。

  周军已经在回军长安了。

  晋汉将亡,天使即非天使。

  昌邑王,即非昌邑王。

  楚使带着满怀的疑惑,在入长安第三天后,离开长安,开始返程。

  周王,天下名将。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