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9、定向就业协议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秉林一时间都不说话了,场面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邓锋向来长袖善舞,立马站出来打圆场道:“付老师,夏总说话一向直来直去,伱别见怪。

  不过我觉得夏总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假如不与学生入校就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万一那些学生毕业后改行了怎么办?

  这绝对是国家、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同的损失!

  半导体专业的优秀学生大规模的流向复兴半导体,这样复兴半导体就能够逐渐填补人才短板,在追踪国际先进技术上取得突破,国家也可以渐渐摆脱对芯片进口的依赖。”

  夏景行微笑着点头,非常认可邓锋这番话。

  他已经挑明了,捐钱给青木大学是带有一定私心的。

  复兴半导体近年来一直没停止过对于人才的收集步伐,挖墙角甚至已经挖遍了全世界。

  当集成电路学院建成后,复兴半导体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人才储备库,人才获取困境会有所缓解。

  若干年后,一批又一批加入复兴半导体的集成电路学院毕业学生,经过不断的磨砺和大浪淘沙,其中势必会有一批佼佼者脱颖而出,乃至成为引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顶级科学家。

  这些顶级人才,才是夏景行最为看重的。

  毫不夸张的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投资见效最慢的行业。

  区别于在线教育的股权投资,而是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未来很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即便复兴工业与青木大学合作建起了集成电路学院,但顶级人才短时间内都不会涌现出来。

  需要经过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沉淀和打磨,才会有真正的璞玉诞生。

  从投资回报率来讲,短期内,捐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可能还不如拿着钱去挖人来的方便和高效。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尽可能早的重视起对于半导体人才的培养,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半导体大牛、博士,也是由本科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不从小树苗时期就开始精心呵护,永远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

  当然了,他的精心呵护,也不是毫无条件,更不是替他人、替他国做嫁衣。

  期限为四年的定向就业协议,仅仅只是一個开始。

  只要学生们加入了复兴半导体,公司还会想办法栽培他们,同时以“优厚的技术人才待遇、尊重人才的企业氛围”让他们留下来长期为复兴工业工作。

  假如没有定向就业协议这一限制,万一学生一毕业就出国,且再也不回来了,咋办?

  这就属于好心办坏事了,钱也没花在刀刃上。

  邓锋劝完付秉林,又开始劝夏景行:“夏总,付老师的担忧其实也很正常,希望你能站在他的角度予以理解。

  青木大学作为国内的顶尖学府,毕业学生的服务对象是全国全社会,如今只给复兴工业一家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