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十七章 1600年前的胡椒瓶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间的几个东方面孔就知道是霍克森村的那个东方富豪来度假。

  炸鱼、薯条,长时间不吃了,老板介绍今天还有不错的牛排。

  酒馆的桌子不多,已经有客人在,十多号人没法坐一块。

  这夏米力、刘文栋和卡里米坐到了靠门口的位置,这里还有个小窗可以看到外边的情况。而张楠和其他人坐到了酒馆内侧靠墙的位置——这都有讲究。

  控制出入口,让老板坐在尽量没有来自背后的威胁的地方。

  这酒馆的房子听老板说都是17世纪后期造的,300来年了,这墙厚得估计要用火箭弹才能啃得动!

  餐桌上放着各式调料品,食物一上来众人各自按照习惯可以再加点调味品。不过张楠没从桌子上拿,接下去做了件让珍妮和其他人有点无语的事。

  从兜里掏出个小小的银鎏金人物半身像,半身像头发、眼睛、嘴巴、项圈和衣袍处鎏金,长得挺卡通。

  这是个古罗马贵族的半身像,空心的。

  “来来,都来试试古罗马人是怎么用胡椒的,这一般老百姓可用不了,顶级贵族才有的待遇。”

  珍妮这会真想捂住自己的眼睛,顺便告诉大家:这人谁呀,我和他不熟。

  这个小半身像是上午挖出来的,造型特别可爱,一开始除了张楠,谁都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是干嘛的。

  不光可爱,要是放在20几年后的华夏,不少年轻人要是看到这个小玩意都会觉得他眼熟:长得同华夏当时一名非常出名、喜好豪车的王姓超级富二代真的很像。

  还是卡通化的,超级可爱!

  张楠上午告诉大家这就是个胡椒瓶,然后说完就自己清洗,发现连底部的盖子都可以方便拆卸,保存状态非常好。

  里边都已经被土灌满了,仔细用水洗干净,罐子里边都用小刷子彻底刷了个干干净净。

  之后又跑去厨房,吧小东西丢进开水里煮了有大半个小时。

  罐子用开水煮过后又用烈酒泡,最后水冲后再用电吹风里外吹干,再把胡椒粉灌进去。

  倒过来一试:罗马工匠手艺不错,甩一甩才会有胡椒粉倒出来。

  手痒痒,难得装回逼,就用两大张餐巾纸一包踹兜里了。

  那会大家都忙着,谁还去关注老板和那个小玩意的事,没想着这会老板真把它拿来装胡椒粉,还拿来用!

  小酒馆桌子上就有胡椒,油炸、烤制食品加点胡椒粉味道不错,在西方国家,几乎所有家庭和餐馆里都配有胡椒。

  不过这座酒馆桌子上配的是胡椒研磨器:偷懒的人可以在市面上购买已经加工好的胡椒粉、椒盐粉,可是不少人觉得那是经过工厂加工的产品,里边可能会混入了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一般的西方人更喜欢使用胡椒研磨器。

  结果这边家政公司的人不知道是偷懒还是为东方客户细致考虑,在农庄里准备的胡椒是装在研磨器里的有,成品胡椒粉也有。

  这会坐在角落里,别人也不知道张楠到底再用什么东西倒胡椒;就算看到了又如何?

  有传统的英国人在出门时就喜欢带上自己的胡椒粉罐,这也算英国特色。

  就算有懂行的人发现张楠手里的胡椒瓶是个古罗马的老古董,那也只会觉得人家有钱、十号特别而已。

  手表都是几百万美元的古董百达翡丽,用个古罗马的胡椒瓶也不奇怪。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